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一种淡淡的欢愉。有了这种欢愉感,才会产生并维持“活得有意义”的感觉。
但情绪犹如钟摆,如果向左是喜,那么向右就是悲。若出现大喜,迟早会摆到大悲那一侧。
不可取。
但它在小幅振荡时,应能大致维持在左侧摆动。这就需要一点点能量把它向左推,这种能量有两个来源:内部和外部。缺一不可。完全靠内部能量源的,就是山里的修仙者,而且是成功的修仙者,但他们的问题是与外部世界没有交集,甚至把外部世界给“否定”了,同时也就把一滴水跟大海的纽带割断了,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做出这样的选择,完全可以理解。完全靠外部能量源的,这样的人很多,而且越来越多:成天去增加自己的物质占有量、寻找让自己“开心”的事情做,忙得不亦乐乎,喜气洋洋地抱怨自己快累死了。其实这些人在潜意识层面上是害怕停下来,害怕自己开始“想”事情。就像惊悚片Speed(生死时速)里的情节:那大巴一旦减速或者停下来,炸弹就会触发!
若将这两种能量源结合起来,一来比较现实,二来比较有效,而且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收放的空间,不容易“累”。轻松地欢愉着。
这就是中庸之道,the golden mean: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一条既出世又入世、非出世亦非入世的道路。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其实,这句话只要将“利”改成“幸福”,就完全正确了。“利”只是手段,“幸福”才是目的。原来,人们一切有形的追求,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于无形的某种“感觉”而已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