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星期天,我将以前翻的那段顺口溜贴到我们的校友网站上,让大家乐一乐。引来以下这段对话:
姚:
阿季的译法无懈可击,只是略嫌文雅,特别是“身体不好”一句,是不是可以改成”我的什么什么不是一根好枪“一类的,意思也出来了,也顾了押韵。
我连忙改了一下:
Till I got to Beijing, I'd never realized my position was so lowly
Till I got to Dalian, I'd never realized I had married too early
Till I got to Hainan, I'd never realized my you-know-what was not such a great gun
Till I got to Hong Kong, I'd never realized my life of poverty was sealed and done
And, alas,
Till I got to Taiwan, I'd never realized tha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as still raging, with all the fun
姚:
果不其然,第二版本看了让人神清气爽!人生郁闷为本,段子是乱世中国(也有人说是盛世中国)特定产物,译法不可太过文雅。很象过去的军阀张宗昌写诗,一句“大炮开兮轰他娘”让人痛快淋漓。电视剧《亮剑》大行其道正是这个原因。
这时来了一位“陈博士”,根据内容,估计就是老同学当中的首富、现居德国慕尼黑的那一位,他说:
我说点题外话:
目前中国的国情跟xx所描述得大致相同.顺口流的绝妙之处正是夸张之中蕴含真理.我认为中国目前并没有意识形态的争斗, 安定团结发展经济的党纲似乎只讲金钱物质, 没有精神境界的安慰.人的灵魂没有寄托,也就是没有意识形态,更谈不上斗争. 中国是我所认识的国家中最最金钱万能的国家.
谁在关心自己的灵魂?
谁还在关心人们意识的健康?
有谁能站出来跟金钱万能的假意识形态作斗争?
错觉1:
意识形态并不都是"阶级斗争"的文革意识. 国家和民族一定需要超物质的意识形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.传统美德的召回,古典伦理道德品质时间意义上的现代化, 这也许是中国目前精神文明的本质内容.
错觉2:
只有在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才能生出精神文明. 典型的马列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教条主义!德国是一个没有资产阶级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,徳意志的文明来源于教育和修养.是GOETHE和SCHILLER时代的有关美的哲学修养了整整一代新人,塑造了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.这正是意识形态救国论的典范. (你们千万别把HITLER与德意志划等号!)
错觉3:
精神的贫困,智慧的孤独,唯我独醒的痛苦并不都是物质匮乏的结果.我更相信有钱人并不都幸福的真知灼见.
照顾好你的意识,教育好你的小孩.
我看到之后回了以下一贴:
精湛,耳东博士!真是醍醐灌顶。扑面而来的是德意志文化的那种“脑筋的认真”和“道德的认真”。
这两者做到了,才能真正对得起自己。这是我个人的体会。最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意识到,一个非常简单而艰巨的入门修为就是:
慎独
这两个字,分量有千钧。
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我们,脑袋里有不少嗡嗡的杂音:Oh, just relax; loosen up; pamper yourself; 别跟自己过不去;与时俱进吧;云云。
这些话在特定的语境中,都没错。
但在其他语境中,它们就是慎独的障碍。
它们就是北京的乌纱香港的票、大连的模特海南的妞在我们耳边的娓娓细语......
就此打住。只是借着陈博士的话题发挥一下。
未成君子却终日乾乾的xx
Wednesday, December 07, 2005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
1 comment:
太沉重了些。道理还是有一些的。
我说的不是那个顺口溜。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