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08, 2006

I wrote this last year, just after the Mid-Autumn Festival. I have changed the date of publishing to the day on which it was actually written...

其实,中秋跟其他节日不太一样,大家在地上热热闹闹的同时,举头所见恰恰是孤寂、郁悒的象征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思乡、思亲在这个日子尤甚。

我三岁的时候,正碰上文革如火如荼,父母在各自单位忙得不可开交。例如母亲的单位规定每人每天必须抄出一百张大字报。她练就了用钢笔的握法写毛笔字的绝活儿,目的是赶快写完,以便赶回去照顾我。

在我大病一场之后,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商量了一下,决定把我送到老家奶奶那里,当时奶奶正在替我的伯父、姑姑“放养“我的堂姐姐们,有一大群,所以多我一个也无所谓。

我在老家一呆就是两年。这期间,父母来看过我两三次。第一次我还抱着幻想:他们是来接我的。后来,我意识到,这是持久战。

有一次,父亲出差,拢一下老家看看我。只呆一夜,第二天就要走。 当天晚上,父亲带我去澡堂洗澡。那可能是一个月圆夜。也可能不是。 奶奶家在一个类似于四合院的大院子里。从院子到马路是一条很窄、很短的巷子。

走到巷子里的时候,我抬头看到天上有一个很大的月亮。 我对爸爸说:“爸爸,今朝夜里厢咯月亮,穷大!”

看到今年的中秋月,想到了童年的这段往事。当时,我四岁,但直到今天,那段路、那个月亮,还深深印在我脑子里。还有父亲回应我的眼神:我的苦中作乐,他的痛和无奈。 现在回想起来,那个瞬间其实是一个永恒,就在那一瞬间,我周围的世界活起来了,包括那个月亮。

1 comment:

lynn said...

想知道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事吗?还是不要在这里写吧,在邮件里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