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面可想而知。踉踉跄跄、跌跌爬爬、前赴后继,不亦乐乎。
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冲在最前面的那几个人的表情,我想了一下,找到了最贴切的词来形容这种表情:
癫狂!(也难怪,肾上腺素分泌旺盛啊。)
我边笑边想:如果佛祖看到这场景,他会说:“你这样为了一点自利的心愿,争先恐后,推倒别人(或者看到别人跌倒而不去救助),真是贪、嗔、痴俱全,却想让我表扬你、给你加持保佑?没门!”
还是会说:“嗯,善哉善哉,如此虔诚,不惜自己的性命以及他人的性命,冲在最前面向我表忠心,令我感动,虽然有贪嗔痴之嫌,但出发点是好的,说不定是为了世界和平而如此冲锋陷阵,因此我一定让你发财!”
前天跟朋友吃饭,我提起此事,朋友一语道破:这跟信仰或宗教没有关系!就像圣诞节,谁更风光?是耶稣还是圣诞老人?何况等在山门前的人都已经“签署”了一份无形的“契约”:我可能倒下,也可能不倒下;我可能夺魁,也可能失败。大家都这样想,倒下的人就没有怨言了。
我在想:倒下的人,心里什么滋味?来年稍有不顺,会不会想到大年初一的那个瞬间?
我在想:寺庙在干吗?为了敛财?哦,不要用“敛财”这个词,不好听。那是为了(1)让善男信女有一个以金钱形式、用体力较量表达虔诚的平台(2)增加寺庙的收入,以便更好地度化众生。
瞧,都是为了众生。
那我又想:为何不改革一下?让所有想烧第一炷香的人,除夕夜都聚集在山门外,寺庙定一个价格,向大家收取,且不设上限(不用担心有人不交,他不敢)。钟声敲响时,打开山门,只见一高僧飘然而至,向所有已经交了钱的人分发经文,然后高僧带领大家一起诵经,同时点上第一炷香(此时各人可以在心里把自己的“善愿”表达一下)。接着,高僧将人群中所有的孩子聚集起来,让他们围着自己,点燃第二把香,为当地的父老乡亲祝福,让孩子为自己的父母祝福。最后再点燃第三把香,让所有人为世界和平唱一首歌。最后高僧再开示一下:个人的心愿,跟大众的利益挂钩,就更容易实现。例如,如果想发财,默默许愿,发了财之后一定慷慨解囊,利益一方百姓,这样你就更有可能发财。
大家互相拜年,感谢高僧,感谢寺庙,感谢佛祖,乐也融融,皆大欢喜,回家睡觉(或放放鞭炮,骚扰骚扰邻里)。
善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