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anuary 29, 2009


大年初一,看东森新闻报道,说台湾一些寺庙(听说大陆许多寺庙也一样,只是第一炷香是预留给当地父母官或出标最高者的)在除夕到初一那个半夜钟声敲响的一瞬间,打开山门,让“信众”展开短跑比赛加障碍赛加投篮赛(这是我起的名字),看谁能夺魁(看谁第一个将一把点燃的香“投”进香炉)。
场面可想而知。踉踉跄跄、跌跌爬爬、前赴后继,不亦乐乎。
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冲在最前面的那几个人的表情,我想了一下,找到了最贴切的词来形容这种表情:
癫狂!(也难怪,肾上腺素分泌旺盛啊。)

我边笑边想:如果佛祖看到这场景,他会说:“你这样为了一点自利的心愿,争先恐后,推倒别人(或者看到别人跌倒而不去救助),真是贪、嗔、痴俱全,却想让我表扬你、给你加持保佑?没门!”

还是会说:“嗯,善哉善哉,如此虔诚,不惜自己的性命以及他人的性命,冲在最前面向我表忠心,令我感动,虽然有贪嗔痴之嫌,但出发点是好的,说不定是为了世界和平而如此冲锋陷阵,因此我一定让你发财!”

前天跟朋友吃饭,我提起此事,朋友一语道破:这跟信仰或宗教没有关系!就像圣诞节,谁更风光?是耶稣还是圣诞老人?何况等在山门前的人都已经“签署”了一份无形的“契约”:我可能倒下,也可能不倒下;我可能夺魁,也可能失败。大家都这样想,倒下的人就没有怨言了。

我在想:倒下的人,心里什么滋味?来年稍有不顺,会不会想到大年初一的那个瞬间?

我在想:寺庙在干吗?为了敛财?哦,不要用“敛财”这个词,不好听。那是为了(1)让善男信女有一个以金钱形式、用体力较量表达虔诚的平台(2)增加寺庙的收入,以便更好地度化众生。

瞧,都是为了众生。

那我又想:为何不改革一下?让所有想烧第一炷香的人,除夕夜都聚集在山门外,寺庙定一个价格,向大家收取,且不设上限(不用担心有人不交,他不敢)。钟声敲响时,打开山门,只见一高僧飘然而至,向所有已经交了钱的人分发经文,然后高僧带领大家一起诵经,同时点上第一炷香(此时各人可以在心里把自己的“善愿”表达一下)。接着,高僧将人群中所有的孩子聚集起来,让他们围着自己,点燃第二把香,为当地的父老乡亲祝福,让孩子为自己的父母祝福。最后再点燃第三把香,让所有人为世界和平唱一首歌。最后高僧再开示一下:个人的心愿,跟大众的利益挂钩,就更容易实现。例如,如果想发财,默默许愿,发了财之后一定慷慨解囊,利益一方百姓,这样你就更有可能发财。

大家互相拜年,感谢高僧,感谢寺庙,感谢佛祖,乐也融融,皆大欢喜,回家睡觉(或放放鞭炮,骚扰骚扰邻里)。

善哉!

4 comments:

lynn said...

佛才不会象你这样多虑呢,让他们“庸人自扰之”就是了,如果是弥勒,多半又可以“笑世上可笑之人”了。
其实,心中有佛念,行善事,看得开,又何必非得到庙里上什么香呢?难道佛还需要看到香火,闻到香火,才能了解人的想法吗?那也许是“烽火戏诸侯”年代的佛,现在的佛,应该也有电磁脉冲之类更高级的联络方式了吧。
戏言,佛祖不会见怪的,博主就更不会了吧。

Edan 天心一丹 said...

你不妨对佛祖说些“激将法”的话:“您老要是见怪,说明您老心胸不够开阔,您老心胸都不够开阔,怎能指望我们求得大智慧呢?”诸如此类。佛祖听了一定挺开心,呵呵一笑,说:小家伙,还挺机灵,跟诸葛恪不相上下啊!

lynn said...

你这是夸我呢吗?就算是吧。
如果你不是,小心我在你后面贴个“之驴”的纸条哦。

Edan 天心一丹 said...

或者把已经写上的“之驴”划掉。
今天在香港黄金海岸,看到电话亭里有个警方告示,说有人反复用这部电话拨打999报警电话,结果发现是假报警、真胡闹,非常不应该,警方正在跟物业管理公司合作,调阅视频监视资料,揪出此人,最后告诫大家不要“以身示法”。我找来一支笔,进电话亭把“示”字改掉了。圆珠笔在塑面上写字,老是打滑,挺费劲。
当时确实吃得很饱。